什么是析出文献?析出文献是指在文献综述中,作者对于已有的文献进行筛选、分析、整理、总结,从而得出有关研究问题的结论。析出文献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研究问题的基础。析出文献的意义1. 确定研究方向:通过对文献的筛选和分析,可以确定研究方向,避免重复研究。2. 提高研究质量:分析和总结已有文献的研究方法和结果,可以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,提高研究质量。3. 探索研究空白: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,可以发现研究空白和不足,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。
什么是析出文献?
析出文献是指在文献综述中,作者对于已有的文献进行筛选、分析、整理、总结,从而得出有关研究问题的结论。析出文献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研究问题的基础。
析出文献的意义
1. 确定研究方向:通过对文献的筛选和分析,可以确定研究方向,避免重复研究。
2. 提高研究质量:分析和总结已有文献的研究方法和结果,可以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,提高研究质量。
3. 探索研究空白: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,可以发现研究空白和不足,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。
如何进行析出文献?
1. 确定筛选标准:根据研究问题,确定筛选标准,如时间范围、文献类型、语言等。
2. 检索文献:利用各种文献检索工具,如万方、CNKI等,检索相关文献。
3. 筛选文献:根据筛选标准,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。
4. 分析文献: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阅读和分析,提取有关研究问题的信息。
5. 总结文献:对分析出的文献进行总结,得出结论。
6. 编写文献综述:将得出的结论编写成文献综述。
如何写好析出文献?
1. 筛选文献时要严格按照筛选标准,避免遗漏或重复。
2. 分析文献时要注重研究方法和结果,提取有关研究问题的信息。
3. 总结文献时要突出结论,避免过多描述。
4. 文献综述要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,避免重复和矛盾。
5. 参考文献要准确无误,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。
注意事项
1. 筛选文献时要广泛涉猎,避免局限于某一领域或某一语言。
2. 分析文献时要注意文献的质量和可靠性,避免受到偏见或误导。
3. 总结文献时要客观准确,避免主观臆断或夸大其词。
4. 文献综述要与研究问题密切相关,避免过多泛泛而谈。
5. 参考文献要注明出处和引用方式,避免抄袭和剽窃。